说说科研人的故事、经历、所思、所感、所惑
专题介绍:数据分析那些事儿是瑞典农业科学大学的一名科研工作者。在生物大数据分析领域已经有七年的科研经验。希望通过分享过去7年在国内外硕士、博士、博士后申请、求学、科研、求职、统计学、R&Python编程、生物大数据分析、国内外高校企业求职 生命科学发展对我们当下社会的影响 中收到的个人启发 来让1000个人受益 让求学求职生活变得容易一点点。如果你也想持续学习,克服懒惰的话。关注他参与“100天生信/数据科学自我挑战”的话题吧。
欢迎您来到山石的<<说说科研人的故事、经历、所思、所感、所惑>>。不论您是本科、硕士、博士, 还是青年、资深PI,还是他们的亲朋好友,这里都有一些正在困扰您或者将来要困扰您的问题的答案,还有您无法想象的深度干货,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真诚(郑重承诺,不真诚我给你补差价)。今后的每个视频、文章,我都会围绕这些问题竭尽全力刨根问底做出解读。能力有限,如果一些问题我刨的不够深,诚挚的欢迎并邀您和我一起刨。
从年初开始写公众号,到现在决定划拨出20%时间专心做这个事情,目的已经不单单是在帮助师弟、师妹和向叔叔阿姨们做科普、传播经验了。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我觉得做研究一方面是在解决专业领域内科学问题,通过发表文章与同行分享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是在培养人才。我认为自媒体将会重新定义这个过程。对科学传播、科技协作和人才培养的方式和途径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一个青年科研工作者,我想利用自媒体交流平台,探索科学知识传播、科研合作交流、后浪培养模式、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以及未来科学发展的新方式和边界。自媒体可以让我这个微不足道的科研工作者在当前体制下,提前承担一些科研人的社会责任,面向未来做这些重要的探索。我希望以行动呼吁更多的隔壁老王、张家大婶子、各位本硕博的师弟师妹、同行的青年、资深科学家,参与进来,把信息、知识和经验直接送达到更多人的手中,惠及更多的普通人而不仅仅是专家学者。希望最终我们能够削弱信息不对称这个阻碍个人、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壁垒,让同辈能更好的交流、协作,用有限的经费,做更好的科研; 让后浪能够零距离接触现在和感知未来,看到更大的世界,更好的做出学业、事业规划; 让家长更好的助力师弟师妹、走好人生道路; 让前辈听到我们的声音,共筑一个蒸蒸日上的科研发展环境。
没有读者,没有战友、没有经费,就只有海外科研圈摸爬滚打了七年多受过无数科研和生活的暴击却依然满腔热血的我和我那台分辨率马马虎虎的手机,不久后这个事情可能会因为这样或者着那样的原因而失败。但是我不怕,因为我知道尝试这件事情一定是对的。如果一个科研工作者选择当PI,大多数人在他的事业巅峰时刻,最多有精力亲自带好10个学生+博后,靠自己最多和两三个课题组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他发的文章哪怕是业内顶刊,平均下来最多会有不超过100-500个人会逐字逐句的阅读。而这件事情一定会触及数十倍、百倍的前浪、同辈、后浪,让数十倍、百倍乃至千倍的人受益。即将到来的失败一定会让我们进一步接近那个最和时宜的科研圈运作模式。我也知道一定会有一些志同道合的,前浪、同辈、后浪,与我一起重新站起来,因为这个事情是对的,也是值得做的事情,更是符合未来发展的。做这个事情的过程中我们将遇到自己未来的导师、学生、合作者以及战友和同事,遇到哪些解决我们学习工作中困惑的活雷锋,这些即将走入我们生活的人将会是我们未来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这一切就是在勾勒我们共同的未来。
很抱歉新注册的微信公众号,没有评论功能,所以在那里无法得到大家的反馈。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会在微信公众号(账号名称:DataToInformation)、微信短视频(账号名称:山石说)、知乎(账号名称:山石)、B站(账号名称:数据科学那些事儿),西瓜视频(账号名称:数据科学那些事儿)多个平台上,以3-5分钟视频与短文的形式与大家分享探讨如下话题。并会以微信群聊以及直播的形式与大家当面交流(群名称以及直播方式见文末)。
如果您赞同我做的这个事情,请务必点击在看,转发、留言、评论并加入我们的微信交流群。期待您这里找到困惑自己问题的答案,遇到五湖四海各位有知识有担当的朋友。遇到自己未来的导师、学生和同事和合作伙伴一起交流进步。如果您觉得您从任何一位今后参与进来的知识经验分享者的视频文字中受益了,也请酌情打赏,让更多同行参与在这个过程中。您的打赏是对一位知识分子过去十几年到几十年的知识经验的一种尊重,也会让您继续看到今后的一篇篇干货、一个个视频,把您未来路上的困惑提前扫清。我在次代表师弟、师妹、叔叔阿姨、同辈、后浪、前浪和对您的在看,转发、留言、评论、赞赏,表示感激。
我是山石,我在如下平台等你:
个人微信 15934076136,微信公众号(账号名称:DataToInformation)、微信短视频(账号名称:山石说)、知乎(账号名称:山石)、B站(账号名称:数据科学那些事儿),西瓜视频(账号名称:数据科学那些事儿)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后,按您的兴趣我邀请您进交流群
请关注“恒诺新知”微信公众号,感谢“R语言“,”数据那些事儿“,”老俊俊的生信笔记“,”冷🈚️思“,“珞珈R”,“生信星球”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