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语言编程艺术 第2章 向量(上)
今天是生信星球陪你的第259天
大神一句话,菜鸟跑半年。我不是大神,但我可以缩短你走弯路的半年~
就像歌儿唱的那样,如果你不知道该往哪儿走,就留在这学点生信好不好~
这里有豆豆和花花的学习历程,从新手到进阶,生信路上有你有我!
2.1 标量、向量、数组与矩阵
向量长度:length()
矩阵、数组本质上是向量。
2.2 声明
变量可以直接赋值,无需提前生命,但是不可以直接引用向量中的元素,即不可以突然冒出y[2]。
2.3 循环补齐
在对两个向量使用运算符时,如果要求这两个向量具有相同的长度,R会自动循环补齐(recycle),即重复较短的向量,直到它与另一个向量长度相匹配。
例子:

矩阵也是循环补齐的:

2.4 常用的向量运算
向量运算,是两个向量对应位置的子元素逐一运算。
向量索引,取子集操作x[c(1,3)]
创建向量:
“:”生成指定范围内数值构成的向量。
seq()(由sequence得来),用来生成等差序列
rep()重复向量常数,参数times指定整体重复次数,each指定每个元素重复次数。
2.5 使用all()和any()
any() 和all() 函数分别报告其参数是否至少有一个或全部为TRUE,返回逻辑值。
扩展案例:寻找连续出现1 的游程
findruns <- function(x,k) {
n <- length(x)
runs <- NULL
for (i in 1:(n-k+1)) {
if (all(x[i:(i+k-1)]==1)) runs <- c(runs,i)
}
return(runs)
}
为提高运算速度,预先分配内存空间
findruns1 <- function(x,k) {
n <- length(x)
runs <- vector(length=n)
count <- 0
for (i in 1:(n-k+1)) {
if (all(x[i:(i+k-1)]==1)) {
count <- count + 1
runs[count] <- i
}
}
if (count > 0) {
runs <- runs[1:count]
} else runs <- NULL
return(runs)
}
2.6 向量化运算符
多数函数是向量输入,向量输出。sapply可实现向量输入,矩阵输出。如果要把输入限制为标量:
function(x,c) {
if (length(c)!=1) stop("vector c not allowed")
return((x+c)^2)
}
简书:小洁忘了怎么分身
隔壁生信技能树公益视频合辑(学习顺序是linux,r,软件安装,geo,小技巧,ngs组学!)
国内看B站,教学视频链接:https://m.bilibili.com/space/338686099
国外看YouTube,教学视频链接:https://m.youtube.com/channel/UC67sImqK7V8tSWHMG8azIVA/playlists友情链接:
点击底部的“阅读原文”,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哦😻
初学生信,很荣幸带你迈出第一步。
我们是生信星球,一个不拽术语、通俗易懂的生信知识平台。由于是2018年新号,竟然没有留言功能。需要帮助或提出意见请后台留言、联系微信或发送邮件到Bioplanet520@outlook.com,每一条都会看到的哦~
请关注“恒诺新知”微信公众号,感谢“R语言“,”数据那些事儿“,”老俊俊的生信笔记“,”冷🈚️思“,“珞珈R”,“生信星球”的支持!